全国服务热线+86 15381028190
首页 > 椿瑞百科 > 医学科普 > 您的位置

治愈癌症的“疫苗”,离我们已不遥远!

2024-08-12

本文由椿瑞健康撰写,转载需经授权

 

在漫长且曲折的癌症治疗探索之旅中,癌症疫苗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悄然升起,以其独特的魅力照亮了科研的夜空。它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植根于数代科学家对生命奥秘的不懈追求与对疾病抗争的深切渴望之中。

 

随着近年来COVID-19疫苗研发的成功,不仅验证了现代生物技术与免疫学理论的巨大潜力,更为癌症疫苗领域的研究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信心。今天,就让我们携手踏入这场医学革命的前沿阵地——癌症疫苗的世界,一同见证它的最新科学突破,直面尚存的挑战,并满怀希望地展望其引领的抗癌新时代。

 

癌症疫苗原理

 

癌症疫苗以其精妙的工作原理,成为了激活人体免疫防线的关键钥匙。它们巧妙地引入癌细胞所特有的抗原,尤其是那些新颖独特的新抗原,作为免疫系统的“导航信号”。

 

图片来源:the Scientist

这些抗原如同信号弹,在机体内引爆一场针对癌细胞的精准打击行动。一旦这些抗原被免疫系统识别,就会触发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促使免疫细胞迅速集结,形成强大的防线,精准锁定并摧毁癌细胞,为抗癌斗争开辟了新的希望之路。

 

癌症疫苗在治疗微小残留病(MRD)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例如,在手术或放疗后,部分患者仍可能因微小残留病灶而复发。但通过ctDNA(循环肿瘤DNA)等生物标志物,这些微小风险是可以被发现的。癌症疫苗有望在低毒性条件下,消灭这些微小病灶,甚至在未来用于癌症预防,尤其是对于具有遗传综合征高风险的人群。

 

癌症疫苗种类

癌症疫苗领域呈现出一幅多元化的蓝图,涵盖了多种创新类型,每种均以其独特机制对抗癌症:

 

新抗原疫苗(Neoantigen-specific Vaccines):聚焦于肿瘤细胞因基因突变而特有的新抗原,这些抗原在正常细胞中不存在,因此能够精确触发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与攻击,展现出高度的靶向性与有效性。

 

临床试验:一项大型KEYNOTE-942随机对照试验表明,个性化mRNA癌症疫苗(靶向34种突变新抗原)联合pembrolizumab(一种免疫治疗药物)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显著提升无复发生存率(HR=0.56),18个月时联合治疗组无复发生存率高达78.6%,展现了癌症疫苗在降低复发风险、延长生存期上的显著优势。

 

免疫调节疫苗(Immune Modulatory Vaccines):此类疫苗致力于优化肿瘤微环境,通过精细调控免疫细胞的活性与功能,打破肿瘤引起的免疫抑制状态,助力免疫系统更高效地清除癌细胞。

 

临床试验:一项1/2期研究显示,针对IDO和PD-L1的免疫调节疫苗IO102/IO103联合nivolumab治疗aPD1初治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令人瞩目的80%,彰显了治疗方案的强大疗效。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完全缓解率也高达43%,意味着超过四成的患者实现了疾病的全面控制。

 

细胞基疫苗(Cell-based Therapeutic Vaccines):采用患者自身或同种异体的癌细胞作为抗原来源,经过精心处理后回输体内,以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特定癌细胞的免疫反应,实现个性化治疗。

 

临床试验:树突状细胞(DC)疫苗已在多种癌症的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潜力。在德国和日本,DC疫苗已被用于临床辅助治疗多种癌症,如肺癌、肝癌、肾癌、乳腺癌和皮肤癌等。一项关于DC疫苗的临床试验显示,转移性胃癌患者在接受该疫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产生了强烈的T细胞反应,所有肿瘤完全消退,并持续缓解超过25个月

 

肽类疫苗(Peptide Vaccines):专注于癌细胞表面或内部的关键肽段,通过模拟这些肽段来激活免疫细胞,引导它们精准识别并摧毁癌细胞,具有制备相对简单、安全性高的特点。

 

临床试验:采用双亲疫苗策略,即利用修饰肽制成的疫苗,在结直肠癌、微卫星状态及胰腺癌的分子残留病治疗中展现了极为早期的积极前景。这类针对KRAS突变体的长肽疫苗,结合辅助寡核苷酸DNA,已成功应用于患者体内,有效降低了结直肠癌与胰腺癌切除术后患者的癌症复发风险,其疗效评估指标包括ctDNA水平及生物标志物的下调。

 

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s):包括DNA与RNA疫苗,它们直接导入编码癌症相关抗原的基因序列,利用人体自身细胞机制在体内合成抗原,从而激发广泛的免疫反应,具有高效、灵活的优点。

 

病毒载体疫苗(Viral Vector-based Vaccines):创新性地利用病毒作为“运货工具”,将癌症相关抗原基因安全地送入人体细胞,促使细胞表达抗原并触发免疫反应,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癌症预防疫苗(Cancer Preventive Vaccines):针对导致特定类型癌症的病毒或细菌,如HPV疫苗,通过预防病原体感染来间接降低癌症风险,是癌症防控策略中的重要一环。

 

这些疫苗类型各具特色,针对不同类型的癌症及患者情况,可能需要选择或组合使用不同的疫苗方案。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未来癌症疫苗领域无疑将涌现出更多创新疗法,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加光明的治疗前景。

 

癌症疫苗的挑战与前景

尽管癌症疫苗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前景,其研发之路依旧布满荆棘,需克服重重挑战。首要难题在于精准识别并筛选出具有强大免疫原性的靶点,这是确保疫苗有效性的基石。

 

同时,疫苗的递送方式亦是一大技术瓶颈。肽类疫苗虽具潜力,却常受限于HLA的多样性,且在体内环境中易于降解,影响效果持久性。细胞疫苗则因其复杂的制备流程——涉及细胞提取、培养、储存及运输等多个环节,而面临操作难度与成本控制的双重考验。至于核酸疫苗,其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潜在的宿主基因组整合风险,需严格监控与评估。

 

更为复杂的是,肿瘤微环境内的免疫抑制机制如同一道屏障,阻碍着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充分施展。具体可以阅读椿瑞健康过往文章医学科普 | 显著改善肿瘤治疗的秘密武器:揭秘肿瘤微环境TME管理,重塑抗癌战场新局面!然而,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科研界的无限创造力与探索精神。

 

在癌症疫苗的未来图景中,一系列新兴技术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免疫调节疫苗作为一股新兴力量,巧妙地针对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因素,旨在重塑免疫环境,激活T细胞等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强力攻击。

 

此外,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的深度融合,为高效筛选免疫原性最优抗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极大地加速了疫苗研发的进程。同时,新型疫苗平台如修饰肽疫苗、细胞疫苗等的不断创新与完善,也为癌症疫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预示着更加精准、高效、安全的癌症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

 

癌症疫苗为癌症治疗开启了新的可能性,未来有望与其他免疫疗法、双特异性分子、CAR-T等联合使用。此外,癌症疫苗在预防癌症方面的潜力也值得关注,尤其是对于具有高风险遗传因素的个体。

 

重要提示:本文所提供的所有与医疗相关的信息和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和了解。对于任何医疗问题或疾病治疗,强烈建议读者务必遵循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医疗决策应基于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本文内容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或替代专业医疗意见。


预约海外医疗服务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尽快安排医学顾问与您联系

立即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