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近日正式批准了Lazertinib与Amivantamab的联合使用,为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特定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一线治疗的新希望。这一创新疗法基于MARIPOSA临床研究的显著成果,不仅在无进展生存期上展现出显著优势,还展示了可控的安全性。Lazertinib与Amivantamab的强强联合,有望成为EGFR突变型NSCLC患者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武器,开启了精准医疗的新篇章。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据了约85%的病例。NSCLC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部分患者体内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变异。这些变异主要集中在EGFR基因的两个关键区域:外显子19的缺失和外显子21的L858R点突变,它们影响了约15%至20%的NSCLC患者。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科学家们研发了两种创新药物——Lazertinib(商品名:Lazcluze)和Amivantamab(商品名:Rybrevant)。
近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批准Lazertinib与Amivantamab联合使用,作为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这一批准特别针对那些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 L858R替换突变的患者,为他们带来了全新的治疗希望。
Amivantamab作为一款前沿的单克隆抗体药物,于2021年被FDA批准上市。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直接且特异性地结合至EGFR的表面,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从而全面封锁EGFR的活化潜力。
这种直接干预策略不仅强化了对于EGFR介导的肿瘤生长信号的阻断效果,还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即程序性细胞死亡)和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与攻击,进一步多维度地抑制了肿瘤的发展进程。
Lazertinib,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首次被FDA批准,展现出了其卓越的选择性与精准性,在肿瘤治疗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它能够高效且精确地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信号传导通路,这一机制对于多种依赖于EGFR过度激活而恶性增殖的肿瘤细胞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通过抑制EGFR的活性,Lazertinib不仅有效减缓了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还显著阻断了其向周围组织及远端器官的扩散能力,为癌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为了验证这一联合疗法的有效性,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名为MARIPOSA研究。这是一项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共纳入了1074名符合条件的NSCLC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Lazertinib联合Amivantamab在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表现出色,与另一种常用药物Osimertinib相比,风险比显著降低至0.70,中位PFS延长至23.7个月,而Osimertinib组仅为16.6个月。尽管总生存期(OS)数据尚待进一步分析,但初步结果未显示有害趋势。
虽然Lazertinib与Amivantamab联合疗法在疗效上令人鼓舞,但患者也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皮疹、指甲毒性、输注相关反应(针对Amivantamab)、肌肉骨骼疼痛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疗法可能增加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因此在治疗初期需采取预防性抗凝措施。
内容来源:https://www.fda.gov/drugs/resources-information-approved-drugs/fda-approves-lazertinib-amivantamab-vmjw-non-small-lung-cancer
重要提示:本文所提供的所有与医疗相关的信息和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和了解。对于任何医疗问题或疾病治疗,强烈建议读者务必遵循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医疗决策应基于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本文内容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或替代专业医疗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