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86 15381028190
首页 > 椿瑞百科 > 医疗前沿 > 您的位置

基因导航,精准狙击!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超两年无复发奇迹

2024-08-19

在神经母细胞瘤这一“儿童肿瘤之王”的阴霾下,科研界传来突破性喜讯!美国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团队,借助临床基因组学的力量,成功为一名高危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点亮了生命之光。他们通过精准识别肿瘤中的BARD1基因突变,创新性地引入PARP抑制剂与化疗药物的联合疗法,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治疗效果,患儿已停药两年半且持续健康,为无数家庭带来了希望之光。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简称NB),作为一种罕见却极具侵袭性的儿童颅外实体恶性肿瘤,其根源深植于交感神经节细胞之中。在中国,尽管NB的总体发病率在0至14岁儿童中相对较低,约为7.72/百万,但每年仍新增约3000例病例,其中半数不幸降临在2岁以下的幼龄儿童身上,凸显了其不容忽视的威胁。

 

被誉为“儿童肿瘤之王”的神经母细胞瘤,以其高度的恶性程度、迅猛的疾病进展速度以及复杂的治疗挑战而著称。尤其对于高危及复发难治的患者群体,当前的治疗手段显得力不从心,导致远期生存率徘徊在低水平。

 

据中国一研究揭示,中低危患儿在精心治疗后,虽能享有高达85.1%至91.3%的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及超过95%的5年总生存率(OS),但高危患儿的这两项关键指标却分别惨跌至不足50%和低于40%,差距悬殊,令人痛心。

 

鉴于NB的异质性显著,临床表现纷繁复杂,制定治疗策略时必须精准把握每位患者的独特病情与危险度分级,实施高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当前,针对高危NB患者的标准治疗路径,涵盖了以化疗与手术为核心的诱导治疗阶段、依托自体干细胞移植与放疗的巩固治疗阶段,以及旨在降低微小残留病灶复发风险的维持治疗阶段,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

 

然而,即便治疗手段在不断演进与革新,神经母细胞瘤依旧是一座亟待攀登的医学高峰,尤其是对于高危及复发难治病例而言,其治疗困境尤为突出。因此,加大力度探索与开发新型治疗策略,以期突破现有治疗瓶颈,改善这部分患者的预后状况,成为了科研与临床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然而,近日发表在世界医疗顶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揭示,美国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的研究团队通过一种创新的方法——临床基因组学指导的靶向治疗,成功地为一名高危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找到了新的治疗途径。他们利用先进的基因组DNA和RNA测序技术,深入探索了患儿肿瘤中的基因变化,寻找可以被精准打击的弱点。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关键线索:患儿的肿瘤中存在BARD1基因突变。这个突变导致了一个重要的DNA损伤修复途径出现缺陷,就像是为肿瘤打开了一扇虚掩的门。于是,他们巧妙地引入了PARP抑制剂这种药物,它就像是一位精准的狙击手,利用这个缺陷,精准地破坏了肿瘤细胞。

 

更令人振奋的是,研究人员还将PARP抑制剂与化疗药物相结合,这种组合拳策略进一步增强了治疗效果。化疗药物本身就能对肿瘤细胞造成损伤,而PARP抑制剂则利用肿瘤细胞的DNA修复缺陷,让这些损伤无法被修复,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

 

经过治疗,这名患儿已经连续两年多没有出现疾病复发的迹象,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更令人欣慰的是,患儿已经停药超过两年半,依然保持着健康的状态,这无疑为其他患儿和家庭树立了信心。

 

这项研究不仅为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更展示了多组学分析(包括RNA和DNA分析)在临床治疗中的巨大潜力。通过计算分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脆弱性,为患儿量身定制最适合他们的精准治疗方案。

 

内容来源:DOI: 10.1056/NEJMc2403316

 

重要提示:本文所提供的所有与医疗相关的信息和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和了解。对于任何医疗问题或疾病治疗,强烈建议读者务必遵循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医疗决策应基于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本文内容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或替代专业医疗意见。


预约海外医疗服务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尽快安排医学顾问与您联系

立即预约